By Judith Lin Sullivan

歷緣對境 實修功夫

Written By: judith - Nov• 27•13

佛教主要在講“苦﹑無常﹑空﹑無我”﹐然而由於人類的教育方式與習性使然﹐佛家說法時﹐往往偏好用各種名相來說明﹐例如業識﹑真如﹑四無量心﹑四聖諦﹑八正道﹑五蘊皆空﹑如來藏﹑不一不二﹐繞來繞去﹐初聞佛法者更不知要從那個法門而入。而且講佛法如果用這樣的方式﹐那與一般的知識之傳達方法就沒什麼不同﹐好像講公民與道德﹐觀念性的了解對脫苦得樂的幫助也不大。

姑不論佛法有八萬四千個法門﹐乃針對不同根性的眾生﹐佛門教導也有次第﹐那初學者應從哪裡開始﹖或要以何為根本﹖

不妨回歸原始佛法的根本“十二因緣法”﹕人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因緣”因“六根”生而起﹐“六根”在每日生活中遇“境”而起作用﹐產生“觸”(聚集)﹐而有“受”(感受)﹐再起“貪愛”(分別)﹐變成“執著”( 堅持己是人非)﹐於是人就“受苦”了。這些過程都不是單獨存在﹐而是前呼後應﹐加上與外在環境的變化互動﹐可謂內外交錯﹐不斷改變的現象。

一般人解決事務問題的方法是順著問題本身作處理﹐然而針對人的心靈問題﹐如果不打破這種慣性思維﹐只會繼續在紅塵煉獄裡打滾。反之﹐我們應從內在探討“因緣”的本質﹐依據上面“六根”遇“境”的說明﹐了解許多人“受苦”的原因其實是“執著”(維護自己是對的之尊嚴)﹐找到“脫苦得樂”的途徑。這好像打坐時起了妄念﹐若只想如何制止妄念﹐只會產生更多的妄念﹐應該冷靜下來﹐覺察起妄念的原因 ﹐在了解其本質後﹐就不再造成困擾﹐而導向直觀的智慧。

假如我有不滿﹐對方看到我生氣後反擊﹐我因而更憤怒﹐雙方惡言相向﹐如果有一方能放下“自我防衛”﹐不作反擊﹐情緒化的行為方可止息﹐這就是四聖諦﹕苦﹑集﹑滅﹑道中的“滅”之作用。“自我因覺知而產生﹐覺知因感受而存在”﹐由此處理過程中﹐可以看到心中的“糾結”﹐了解“受苦”的原因﹐只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除此外別無其它意義﹐於是可以放下﹐且越來越謙卑﹐如果只是急著解決問題﹐將覺察不到這“糾結”﹐對與人互動及互相影響(因緣)﹐也無所裨益。

生活上每個人多多少少會有類似的經驗﹐改變一下思維的方向﹐不向外而向內﹐分析心識運作的本質﹐許多因情緒造成的問題便能迎刃而解。孔子說﹕六十而耳順﹐不必六十﹐只要參透人性﹐沒有“堅持己是他非”之盲點﹐也可能作到。

亞當與夏娃吃了分別善惡的蘋果後﹐人類的戰爭就不曾間斷﹐隨著文明的演進﹐只為維護己見的戰爭已得不到支持﹐現代的戰爭多是為了實利﹐然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偷﹑搶﹑拐﹑騙﹐侵害別人太過﹐自然也會引起強力的反擊。

訓練自己隨時覺察內心的變化﹐找出“糾結”的原因﹐念念了了分明﹐脫離惡性循環﹐平安垂手可得。

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0 feed. You can leave a response, or trackback from your own sit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You may use these HTML tags and attribute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