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Judith Lin Sullivan

Archive for the '生活心得' Category

買地開發 竅門在那?

拉斯維加斯是許多開發商喜歡的樂園,因為空地多,可作的項目種類多,但是許多人將地買下後,就空在那裏,因為不知道下一步要怎麼做。 一般而言,開發商將地買下後,首先要成立一個設計團隊,提出計劃書,這個設計團隊中包括建築師、房地產經紀人和會計師。計畫書先根據該地四周的地理環境、歷史背景和都市發展的走向來預測該地的前景,再分析目前的經濟情況、房地產出租買賣的訊息,同時計算建造費用,作出方案,方案的主要目的是構思那塊地的最佳用途和如何得到最好的效益(highest and best)。 一個物業的價值主要決定於四個因素,以DUST為代表: 第一個字母D,Demand(需求)。一般開發商依據人口分布資料(demographics)來了解附近人口的密度、年齡、收入和教育程度。如果作的是旅遊的項目,還要分析遊客人數的增長與喜好。 第二個是U,Utility(使用),決定這塊地是蓋旅館、商場、公寓還是住家。 第三個是S,Scarcity(稀少程度),如果同一地區,同樣的項目太多,競爭就會激烈,導致效售的困難。 第四個是T,Transferability(轉讓),蓋好之後要容易找到買主,如果是特殊行業,需要特殊的執照,就會因市場有限而造成物業不容易脫手。 開發商的大原則決定後,建築師就可以開始設計,工程師進行粗算,開發商就可以準備資金和申請政府許可。 首先將設計圖呈交給都市計畫部門(Planning Department),如果地點是在尚未規定用途的區域,一定要經過修改使用(zoning change)和公聽(public hearing)的程序。美國地產大亨川普在他的書裏寫到交易的藝術:要使土地的價值升高主要靠合併、分割和改變使用。在拉斯維加斯許多空地雖然四周都是已開發的社區,但是那塊地在都市計畫中還是原始的「沙漠用地」,這些地只要改變使用和過了公聽的手續就可以身價數倍了。 許多加州來的買主都在尋找被政府批准(Entitlement)的地,通常一塊地在加州,設計要被政府批准需要兩、三年時間,因為加州在申請時需要環境評估(Environmental Impact Report),內華達和加州不一樣的地方是不需要環境評估,整個批准程只要八到十個星期。 許多華人來拉斯維加斯尋找投資機會,他們買了地,設計規畫以後,拿到政府的批准就放到市場上去賣,獲利可觀,可以說是個很好的投資辦法。 原文刊登在世界日报赌城版——07-25-2015——本文由內華達房地產公司地產經紀吳維安提供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看樣品屋 內行人看門道

去看樣品屋,看到裝潢得漂漂亮亮的房子,許多人馬上動心,但是這些樣品屋中的裝潢到底合不合理,隔間好不好用,就是個學問了。 進樣品屋時,首先會發現所有的窗子都沒有窗簾或百葉窗,這是因為建商為了使房子光線充足看起來明亮,房間也會顯得大一些,但買樣品屋的人必須知道,房子買下來後,又要多一筆窗簾的開銷,否則在家中的動靜就無隱私。另外,樣品屋中所有室內的門都沒有,這是為了讓參觀者進出各個房間方便,省去開開關關的麻煩,甚至把門給弄壞了,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會使房間看起來大一點,尤其是窄窄的走廊也會變寬了些。 沒有門會給人一個錯覺,小小的臥房因為看不到打開來的門,讓人以為房間大一些。 樣品屋中最大的問題是不合理的使用空間,客廳中祗有張長沙發,兩把椅子,茶几和一張放檯燈的小桌子,這個空間看起來是會客專用的,那麼放電視和音響的地方呢?當你想到這些時,客廳就突然變擁擠了。 樣品屋裡的臥房,家具總是很少,有些祗有一張床和一個小書桌,連個衣櫃都沒有,有些房間中只放張嬰兒床,如果小孩子長大要改放換普通床就不夠空間。 在廚房裡,檯子上總是簡簡單單,乾乾淨淨,不像一般家庭廚房檯面上就是一些瓶瓶罐罐,烤麵包機和放刀子的大木塊,廚房地板上放寵物喝水的容器,放狗食貓食的地方都看不到了,奇怪的是廚房檯面還放了不少木雕藝術品,讓平常雜亂的廚房看起來像個藝廊。 餐廳中的大餐桌上面放滿了餐盤、刀叉和漂亮的餐巾,好像主人馬上要把烤好的火雞端上桌,感恩節大餐馬上就要開始了,但火雞大餐一年才來一次,這樣的擺設也不是天天看得到,平常這個餐桌可能是主人的辦公桌,小孩子的書桌,有些房子設計一進門就是個大餐桌,買房子的人可要想想平常家裡看起來會跟樣品屋完全不一樣。 樣品屋的後院總是綠意盎然的草地和大樹,不過不要忘記,這些都是要另外付錢才能有的景觀。 現在許多人買了個二手屋,修一修就放回市場去賣,而他們也從建商那裡學到如何讓房子看起來大一些,漂亮點,甚至請室內設計師作美化與租來家具擺設,去看二手屋時,別忘了也注意房子是否有窗簾,實不實用。 原文刊登在世界日报赌城版——02-28-2015——本文由內華達房地產公司地產經紀吳維安提供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賣方經紀 不喜討價還價

在美國買房子,一般都是用書面出價(Written Offer),由經紀人準備一份合同(Purchase Agreement),上面包括出價、押金、雙方同意支付的手續費、哪家產權公司、過戶日期、家具等歸屬和其它附加條件。買主簽名,附上押金支票和財力證明,經紀人就把那份出價合同送出去給賣方經紀人。 對方接到出價後,在要求的時間內,必須給買方一個答覆。可能會有三種情況產生:一是拒絕(reject),二是接受(accept)成交,三是有部分條件不同意。不同意的地方,賣方會以書面還價(Counter Offer)來回覆,買方也可以再回以書面還價,雙方往返討價還價。 雖然每個出價合同上都寫了賣方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內答覆,但是現在按規矩作事的人不多了,常常是買方出價後,賣方音訊全無,如同石沉大海。因為現在房子供不應求,好的房子一上市,常收到好幾個出價合同,賣方可能沒有時間和精力,一個一個書面回覆。也有可能是房子才上市,賣主想再等一等,將收到的出價合同抓在手上,等更多的出價合同進來,再比一比。 根據法律,如果賣方接受出價合同裡所有的條件,賣方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內答覆,否則合同就沒效了。此外,只要任何一方針對部分不同意的條件一還價,之前的合同也沒效了,也就是說,如果最後還價的一方,事後想回過頭來接受對方之前的合同,對方可以不認帳,此時除非雙方同意一來一往,針對部分不同意的條件繼續討價還價,才有成交的可能。 沒有收到賣方的書面還價,買主心裡應該有數,有可能是自己的出價太低,賣方覺得被侮辱了,所以拒絕給買方任何答覆。其實大多數房子的叫價都是經過專家評估過的,與市價的差別不會太大,買主如果攔腰砍價,買到的機會很低。所以如果出價合同送出去後音訊全無,買方經紀人應該馬上和賣方經紀人聯絡,了解狀況後,或許再送出新的合同。 在這個賣方的市場中,買方應該了解賣方通常不喜歡「來來去去的討價還價」,送出價合同時,要記得「穩、準、狠」三個原則,就是以打一槍的精神去搶房,而不是像遊戲般,出價不合理,對方不回答,時間上就被耽誤了,結果沒買到房子。 原文刊登在世界日报赌城版——09-13-2014——本文由內華達房地產公司地產經紀吳維安提供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比房價與學費 住賭城划算

在南加州,除了聖瑪利諾與亞凱迪亞外,一般華人都喜歡住聖蓋博市(San Gabriel),當地高中,亞裔學生占57%,西裔41%,白人只有0.95%。公立高中畢業考試(CAHSEE)成績,數學通過比率91%,英文86%。當地房價最便宜是一幢1955年蓋,三臥,兩浴,1388平方呎,賣53萬8888元。 在拉斯維加斯,沙漠林社區中的派洛斯福德高中(Palos Verde),亞裔占8%,白人占81%,非裔占5%。內州學力測試(HSPE),數學是63%,英文是89%。(數學差想必是亞洲人不多),學區中,目前有452棟房子在賣,有141棟在50萬以上,261棟在20萬到50萬中,有30棟在20萬以下,該附近的房價最低的一幢是2000年蓋,三臥,兩浴,1310平方呎,賣19萬9900元。最貴的是890萬元,1萬2314平方呎,六臥,十浴,七車庫,2005年蓋。 在西南區,韓德盛市的科羅瑞都高中,亞裔占12%,白人68%,西裔12%,非裔6%,內州學力測試(HSPE)數學是70%,英文92%,科學84%,學區中,目前有314棟房子在賣,有109棟在50萬元以上,194棟在20萬到50萬中,有12棟在20萬以下,附近的房價最低的一幢是2000年蓋,三臥,兩個半浴,1621平方呎,賣15萬元,最貴的是780萬元,1萬650平方呎,五臥,九浴,四車庫,2007年蓋。 在亞裔多的克拉科高中(Clark High),亞裔占20%,白人18%,西裔51%。內州學力測試(HSPE),數學是53%,英文85%。這個學校附近的房價平均是10萬元出頭,比較老一些,不過進這學校可以跨區,不一定要住旁邊。 看來拉斯維加斯的學校表現,英文和加州差不多,數學差些,這是因為中國人不夠多,但是兩地房價差太多了。如果在拉斯維加斯進高中,再去外州念大學,這個家庭在房價上省的30萬元可以讓小孩以外州居民的身分讀四年常春藤大學沒問題﹔而柏克萊加大,加州的學生住宿舍,一年要3萬2624元,外州的學生一年5萬6198元,差2萬餘元,四年合計9萬餘元,所以家住拉斯維加斯,去加州讀書,還是划算。 比一比學校,再比一比房價,帶小孩來拉斯維加斯,小孩很容易在學校中有好表現,進入資優學校,進大學名校的機會不見得低,買房子安居更是划得來。 原文刊登在世界日报赌城版——04-12-2014——本文由內華達房地產公司地產經紀吳維安提供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帶小孩移民賭城 安啦!

許多中國人對投資拉斯維加斯的房地產很有興趣,但對於是否要全家帶小孩移民來此有疑慮,因為他們聽說拉斯維加斯的學校素質低。這其實是他們對拉斯維加斯有資優學校(Magnet school)的特別教育體系不夠了解。 一所學校的好壞評比有很多因素,包括學校附近居民的素質、教職人員的熱忱度、學校的設備經費及家長的參與。一般而言,房價和學校的確有一定的關係,住貴的區域的屋主收入高,教育程度高,肯參與學校活動,老師們在家長的監督和鼓勵下,表現也會特別好。 那 麼房價低的地區的學校是不是就不好呢?拉斯維加斯的資優學校多半設在房價低的地區,這些資優學校中有一半學生是住在學校附近的小孩,另一半是跨學區的資優 生(Gift Children),也就是智商在120以上、學業成績佳、沒有無故缺課紀錄的學生,學生可以跳級,或選高年級的課,在資優計畫中任教的老師也經過特別甄 選。 因為資優學校有一半是普通學生,從學校的總體成績及排行看不出資優學校的特殊表現,不過美國一些名校早已肯定拉斯維加斯資優學校的實 力,每年拉斯維加斯的高中畢業生進名校的不少,例如去年柏克萊加大就收了22名拉斯維加斯的學生,其中有一半是克拉科高中,不過最後只有五位去柏克萊加大 報到,其餘學生都進了常春藤大學。 在拉斯維加斯讀中學還有一個好處,可以體驗更多的主流文化,與主流社會的成員接觸。現在許多中國新移民待在加州,住在中國人的社區中,吃中國餐,說普通話,自成一個社群,和美國社會有所區隔,在那樣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如何適應美國大學生活?又如何能在美國社會中生存? 來 比一比加州和拉斯維加斯的學校,在北加州,中國人一窩蜂在庫比蒂諾高中附近買房子,這所學校中亞裔學生占57%,白人29%,西裔10%,每年在加州高中 生畢業考試的表現(CAHSEE),數學通過比率97%,英文95%,但不保證畢業於這所高中就能進入旁邊的史丹福大學就讀,因為所有的大學都傾向錄取來 自不同城市的學生。庫比蒂諾的房子特別貴,一幢1932年蓋,兩臥、兩浴,1293平方呎的房子要價120萬元。 原文刊登在世界日报赌城版——04-05-2014——本文由內華達房地產公司地產經紀吳維安提供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賭城商機大推手–施奈德

1987年施奈德被加州銀行控股公司派到拉斯維加斯,出任內華達州第一聯美銀行董事長與執行總裁,那年他才40歲,從此這位出生於南達科達州的青年才俊,便與拉斯維加斯結下不解之緣,今年他66歲,是內華達州立大學的新任校長,他的職場轉型與拉斯維加斯的發展息息相關,26年來他對賭城文化與產業的貢獻有目共睹。 當第一聯美銀行被富國銀行併購以後,施奈德決定繼續留在拉斯維加斯,因為他覺得這是一個可以發揮他影響力的地方。當時的城中區是毒品與流浪漢集中的地方,治安很差,城中區的賭場只有日漸衰頹,毫無生機,但施奈德天生是個改革家,他提出一個在弗利芒街蓋幻彩天幕的偉大方案,不斷奔走立法,並取得市政府與弗利芒街兩旁賭場的財力支持,天幕完成後,城中區的商機果然起死回生,如今觀光客絡繹不絕,當時他就名列拉斯維加斯最有影響力的十人之一。 施奈德夫婦同時也是藝術愛好者,他們感到拉斯維加斯缺乏文化氣息,於是又著手打造一個表演藝術中心,地點就在城中區裡,他們自己率先捐款100萬元,得到各界人士的回響,最後以捐款最多的基金會主席史密斯為名,建立頗具建築特色與音效絕佳 (Art Deco Style)的史密斯表演藝術中心,如今該中心交響樂團演奏、舞蹈與各種藝術表演盛況空前,這又是一項創舉,拉斯維加斯終於有點文化了。 2010至2013年,施奈德擔任內華達州立大學旅館管理學院的院長,對建教合作不遺餘力,尤其是管理與財務方面的領域,他也主導大學的發展策略,致力於使州立大學成為社區發展的資源與動力,產業界需要的各種訊息,多半可從大學提供的經濟發展研究資料中取得。因為施奈德對促進拉斯維加斯產業的多樣化功不可沒,2014年施奈德成為內華達州立大學新任校長,跌破專家學者眼鏡,為使拉斯維加斯更均衡更健康地發展,誰說州立大學校長必須是博士或教育界出身?在拉斯維加斯什麼都有可能。 內華達州長山道沃頒予施奈德2013年年度慈善家的最高榮譽,建造大學體育場是施奈德接下來想作的項目,此外,拉斯維加斯的退休人口與日劇增,但醫療設備與人才欠缺,所以施奈德也要儲備一個四年制的醫學院,施奈德是銀行家、企業家、改革者、文化使者、慈善家、教育家,最主要的是,施奈德是拉斯維加斯文化與商機的重量級推手。 原文刊登在世界日报赌城版——3-29-2014——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賭城沾不上罪惡城的邊

在拉斯維加斯做房產經紀人最常聽到客人問說:這是個罪惡之城,住這裏好嗎? 事實上拉斯維加斯可以與「罪惡之城」之名聯想在一起的只有在賭場區,而四周廣大的住宅區一點也看不出賭城的氣氛,就像任何一個美國城市,是個安家居業的地方。 不過正因為拉斯維加斯是個遊客很多的城市,許多生意都是24小時、七天營業,那麼以住家的眼光看,是不是比其他城市更方便,更好居住? 「罪惡之城」這個名字的來源是1963年作家迪克泰勒寫了本書,標題是:「拉斯維加斯,是個罪惡的城市嗎?」書名之後有個大大的問號,的確,拉斯維加斯的賭場區內,只要有錢,什麼樣玩樂的方式都可以享受到。電子看板車公開拉著情色廣告在街上跑,合法的讓客人在賭場裏用金錢賭博,每個轉角都有酒吧在為遊客服務,人們在這裡盡情的吃喝玩樂,看起來是個充滿誘人犯罪的環境,但是問一問住在城裡的人,大多數的人都不同意這個別名,更不贊成將「罪惡之城」的名稱冠在他們居住城市的頭上。 事實上,拉斯維加斯根本不在全美十大犯罪率最高城市的榜單上,只是人們不了解這個城市所給的綽號,這就好像人們叫舊金山是同性戀之都,紐約是爛蘋果一樣。拉斯維加斯之所以有這個臭名,主要是因為它以博弈業為主要產業,賭場很多,不過現在全美一共有40個州可以有合法的賭場,甚至各州陸續開放網上博弈為合法,所以「賭」並非擁有「罪惡之城」頭銜的理由。 那麼「毒」是不是理由呢?全美國有20州,只要有醫生處方就可以合法吸用醫療用大麻,在科羅拉多州還可合法購買「娛樂用」大麻,而在內華達州,大麻還是違法的。 再說「淫」呢?加拿大最近才通過法律,使妓女全國合法化,而在拉斯維加斯賣淫是違法的,最近賭城才立法通過,將「足療」納入按摩業,杜絕色情,而小姐站在街上拉客會被警察逮捕。 此外,這裏還存留有一條很保守的法律,賣車子的星期天不許開門做生意,因為星期天要人們有時間上教堂,而在保守的中西部,許多州早就廢除這條法律。 想來想去,也許是酒池肉林這一種形象讓拉斯維加斯無法除去「罪惡之城」之名,布斐(buffet)餐館是拉斯維加斯中的特色,暴飲暴食是基督教中所說的七個原罪之一:憤怒(wrath)、貪心(greed)、偷懶(sloth)、虛榮(pride)、慾望(lust)、羨慕(envy),和暴食(gluttony),其實每個城市,每個人都有這些問題。不過也許就暴食這一點,使拉斯維加斯沾上了罪惡之城的邊。 原文刊登在世界日报赌城版——03-08-2014——本文由內華達房地產公司地產經紀吳維安提供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心的練習

阿含解脫道源起﹕ 修行解脫道必須從對治自己的心開始﹐而學習對治自己的心最直接的途徑就是追隨佛陀開悟的心路歷程﹕ 當悉達多帶著疲憊﹑沮喪﹑絕望的心情﹐坐在菩提樹下﹐不去回想之前10年的修行﹐尋求解決人生問題的答案未果﹐只是覺知自己的情緒﹐讓心情平靜下來﹐回到原本求道的根源意識 – 人生為何有老病死﹖在禪觀中他終於了悟﹕因為有生﹐才有老病死﹔又為何有生﹖是因為有續的求生本能﹔為何有有續﹖是因為內在的執取﹔為何有執取﹖是因為有貪愛﹔為何有貪愛﹐是因為有覺受的經驗﹔為何有覺受﹖是因為有歷緣對境的觸﹔為何有觸﹖是因為有六根與六境﹐即六入處﹔為何有六入處﹖是因為有名色﹐即身心現象﹔為何有名色﹖是因為有識在攀緣﹔為何有識﹖是因為有不安的衝動行﹔為何有行﹖是因為無明﹐以為有我﹑我所﹑與不變的存在。所以悉達多逆探12緣起﹐無師自覺了﹐乃稱此為12因緣法。 簡而言之﹐眾生的苦是因為無明﹐即不明白宇宙的真理實相是﹕無常﹑無我﹐而與之背道而馳﹐眾生也不知道應該如何避免苦的產生﹐針對此﹐佛陀提出先認知有苦﹑再找出苦因﹑消滅苦因﹑而修行解脫道﹐即苦集滅道四聖諦﹐為眾生指出一條脫苦得樂的道路﹐透過逆探生命緣起﹐順觀生命緣生﹐自證因緣法。 人不可能沒有思想﹑意識﹑或感覺﹐因此要抗拒或消滅苦的覺受是行不通的﹐但卻可以學習避免苦的產生﹐關鍵點在於是否能於12緣起中的覺受與貪愛之間築一道閘門﹐為何如此便可斷輪迴之苦﹐詳細說明如下﹕ 順觀12因緣法部份圖解﹕ 識 名色 六入處(六根+六境﹐色) – 緣生意識 觸(六入處+意識) 受(受想行﹐色的精神作用﹐名) – 小周天回到名色﹐沒有苦在裡面  → 名色 ————————閘門﹐若打開就進入以下——————– 愛(分別﹐貪愛﹑抗拒)                                                                       […]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大家來讀阿含經

數千年來漢傳佛教修道者多﹐證道者少﹐因為大乘系統龐大﹐眾生兜來兜去﹐很難理出頭緒﹐更有言﹕成佛需要經三大阿僧祇結(數億年)﹐這除了把佛神化外﹐也意味著﹕佛陀為我們開示的解脫道離眾生很遙遠﹐其實就跟畫大餅差不多。 我們若追溯佛陀的時代﹐修道者有限﹐證道者的比例卻不低(據聞約有400到500個弟子證得阿羅漢果)﹐那是否表示佛陀是個好老師﹐教導有方﹖但今天他的語錄﹐原始佛典四部阿含(雜阿含﹑中阿含﹑長阿含﹐增一阿含) 乃是在佛陀滅度後一﹑兩百年期間內集結成的﹐卻被歸類為小乘經典﹐故在坊間很難找到四部阿含的書﹐這好像基本的教科書被遺忘﹐大家只看參考書一樣﹐是有點捨本逐末了。 若不了解為何阿含經在漢傳佛教中未被重視﹐可先研究一下佛教史﹐早期印度佛教傳到鄰近各國﹐在西域受到希臘﹑羅馬﹑波斯﹑及中國等外來文化的衝擊﹐發生了質變與量變﹐後再傳到中國﹐唯在緬甸﹑泰國﹑斯裡蘭卡﹐因為被高山(喜馬拉雅山)或海水阻隔﹐至今仍保有原始的風貌﹐這些地區的大乘經典則很少。般若經﹑法華經﹑華嚴經﹑無量壽經等初期大乘經典是在佛陀滅後四百年期間才慢慢結集出來的 ﹐玄奘至印度取經是在佛滅後1150年﹐其實未取到原始的佛陀教科書﹐只有瑜伽師地論裡面可看到一些阿含經的影子﹐但亦不被重視。 研讀了阿含經後﹐會發現佛陀的教導解脫道相當的深入淺出﹐不難理解並可修可證﹐有完整的一套修行系統。 首先修行者有一個觀念要厘清﹐實修實證的路才能筆直通達﹐不走入岔路。即所有修行的法門都是一種工具﹐根據眾生的慧根﹐各取所需﹐例如打坐﹑念佛﹑誦經﹑拜懺等都是為了達到定﹐心沉澱下來才能深觀﹐觀是為了開悟﹐即明白宇宙的真理實相﹐斷無明﹐多一分定力﹐則多一分觀的深度。故修行者不須在法門上爭長短﹐甚至一頭栽入﹐把法門當成修行的宗旨。 其次﹐盡信書不如無書﹐只要是人寫的﹐難免有主觀﹑偏執﹑籠統的問題﹐即不能照單全收﹐讀者需要有自己的判斷力。佛書更是在翻譯與流傳的過程中﹐被加料﹑變造﹑誤解﹑扭曲的很多﹐各宗派更可能為了吸收信徒﹐即以市場為導向﹐投世俗之所好﹐因循苟同﹐順應潮流﹐而添加其它不同的觀點﹐所以矛盾難免﹐唯有讀通了﹐才能辨別出這些﹐去蕪存菁﹐擷取真正有價值的內容。 此外﹐漢傳佛教與原始佛法的主要差異﹕ 多數的佛教徒把修行解脫道看成是小乘的自了漢﹐而為善積德才是菩薩道。中阿含經﹕是為善人已﹐便具親近善知識﹐具親近善知識已﹐便具聞善法 。。。解脫輾轉具成。意思是﹕先為善﹐積福德﹐才可能修行解脫道。為善積德是指人天善法﹐累積善根﹑福德﹑因緣﹐才有修行的條件﹐包括今人稱的“有閒階級”。對照原始佛法﹐為善積德作為修行的準備﹐而不是以為善積德為目標﹐並且不了解要證初果﹐一定要先有慈悲心﹐袪除身見(ego)﹐也不明白解脫者既已證無我﹑無我所(屬於我的一切)﹐必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菩薩﹐怎會只是自了漢。 有實修經驗的人﹐必然都能體會﹐習性是最難對治的﹐就算能把習性袪除了﹐除非能夠完全出離我﹐到達出世間的證果﹐否則修行都還在 “以有我對治我執與我慢” 的過程中﹐就像自己坐在椅子上﹐又想把椅子舉起來一樣。世間的“我”有主宰﹑常﹑一 (獨立存在) 的含義﹐出世間法才能超越我﹐達到我空﹐若以為小乘的羅漢只能證我空﹐不能證法空﹐而大乘的菩薩才能證法空﹐這是不了解前者的難度其實比後者高很多的﹐法空是見法後﹐不住法﹐即渡河後把竹筏放下了﹐我空是無為﹐即沒有自我在作意﹐與萬物合一的境界。 阿含經有講六個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沒再分出第七(末那識)或第八識(阿賴耶識)﹔有講五蘊(或稱五陰)﹐即色﹑受﹑想﹑行﹑識﹐如果誤解人身是由五蘊組成﹐識就很容易被劃分出來﹐成為靈魂一類的單獨存在﹔也有講四大(或稱六大)﹐即地﹑水﹑火﹑風﹑空﹑識﹐地﹑水﹑火﹑風是屬於色界的範圍﹐空﹑識是屬於無色界的範圍。有這麼多不同的識﹐雖然不易分清楚﹐但只要知道所有的有形﹑無形物﹐都屬無常法則﹐即不斷地變﹑變﹑變﹐又怎會執著阿賴耶識是 常 或 獨立存在 的一個東西呢﹖ 是否有業障存在﹐如果有﹐又怎麼消除﹖說有或說沒有都可隨人意﹐心安才是重點﹐就好像有無轉世或前世是誰﹐於今生並無法改變什麼﹐只有好好珍惜今生才是重點。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歷緣對境 實修功夫

佛教主要在講“苦﹑無常﹑空﹑無我”﹐然而由於人類的教育方式與習性使然﹐佛家說法時﹐往往偏好用各種名相來說明﹐例如業識﹑真如﹑四無量心﹑四聖諦﹑八正道﹑五蘊皆空﹑如來藏﹑不一不二﹐繞來繞去﹐初聞佛法者更不知要從那個法門而入。而且講佛法如果用這樣的方式﹐那與一般的知識之傳達方法就沒什麼不同﹐好像講公民與道德﹐觀念性的了解對脫苦得樂的幫助也不大。 姑不論佛法有八萬四千個法門﹐乃針對不同根性的眾生﹐佛門教導也有次第﹐那初學者應從哪裡開始﹖或要以何為根本﹖ 不妨回歸原始佛法的根本“十二因緣法”﹕人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因緣”因“六根”生而起﹐“六根”在每日生活中遇“境”而起作用﹐產生“觸”(聚集)﹐而有“受”(感受)﹐再起“貪愛”(分別)﹐變成“執著”( 堅持己是人非)﹐於是人就“受苦”了。這些過程都不是單獨存在﹐而是前呼後應﹐加上與外在環境的變化互動﹐可謂內外交錯﹐不斷改變的現象。 一般人解決事務問題的方法是順著問題本身作處理﹐然而針對人的心靈問題﹐如果不打破這種慣性思維﹐只會繼續在紅塵煉獄裡打滾。反之﹐我們應從內在探討“因緣”的本質﹐依據上面“六根”遇“境”的說明﹐了解許多人“受苦”的原因其實是“執著”(維護自己是對的之尊嚴)﹐找到“脫苦得樂”的途徑。這好像打坐時起了妄念﹐若只想如何制止妄念﹐只會產生更多的妄念﹐應該冷靜下來﹐覺察起妄念的原因 ﹐在了解其本質後﹐就不再造成困擾﹐而導向直觀的智慧。 假如我有不滿﹐對方看到我生氣後反擊﹐我因而更憤怒﹐雙方惡言相向﹐如果有一方能放下“自我防衛”﹐不作反擊﹐情緒化的行為方可止息﹐這就是四聖諦﹕苦﹑集﹑滅﹑道中的“滅”之作用。“自我因覺知而產生﹐覺知因感受而存在”﹐由此處理過程中﹐可以看到心中的“糾結”﹐了解“受苦”的原因﹐只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除此外別無其它意義﹐於是可以放下﹐且越來越謙卑﹐如果只是急著解決問題﹐將覺察不到這“糾結”﹐對與人互動及互相影響(因緣)﹐也無所裨益。 生活上每個人多多少少會有類似的經驗﹐改變一下思維的方向﹐不向外而向內﹐分析心識運作的本質﹐許多因情緒造成的問題便能迎刃而解。孔子說﹕六十而耳順﹐不必六十﹐只要參透人性﹐沒有“堅持己是他非”之盲點﹐也可能作到。 亞當與夏娃吃了分別善惡的蘋果後﹐人類的戰爭就不曾間斷﹐隨著文明的演進﹐只為維護己見的戰爭已得不到支持﹐現代的戰爭多是為了實利﹐然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偷﹑搶﹑拐﹑騙﹐侵害別人太過﹐自然也會引起強力的反擊。 訓練自己隨時覺察內心的變化﹐找出“糾結”的原因﹐念念了了分明﹐脫離惡性循環﹐平安垂手可得。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