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Judith Lin Sullivan

心的練習

Written By: judith - Dec• 11•13

阿含解脫道源起﹕
修行解脫道必須從對治自己的心開始﹐而學習對治自己的心最直接的途徑就是追隨佛陀開悟的心路歷程﹕

當悉達多帶著疲憊﹑沮喪﹑絕望的心情﹐坐在菩提樹下﹐不去回想之前10年的修行﹐尋求解決人生問題的答案未果﹐只是覺知自己的情緒﹐讓心情平靜下來﹐回到原本求道的根源意識 – 人生為何有老病死﹖在禪觀中他終於了悟﹕因為有生﹐才有老病死﹔又為何有﹖是因為有續的求生本能﹔為何有續﹖是因為內在的執取﹔為何有執﹖是因為有貪愛﹔為何有貪﹐是因為有覺受的經驗﹔為何有覺﹖是因為有歷緣對境的觸﹔為何有﹖是因為有六根與六境﹐即六入處﹔為何有六入處﹖是因為有名色﹐即身心現象﹔為何有名色﹖是因為有識在攀緣﹔為何有﹖是因為有不安的衝動行﹔為何有﹖是因為無明﹐以為有我﹑我所﹑與不變的存在。所以悉達多逆探12緣起﹐無師自覺了﹐乃稱此為12因緣法

簡而言之﹐眾生的苦是因為無明﹐即不明白宇宙的真理實相是﹕無常﹑無我﹐而與之背道而馳﹐眾生也不知道應該如何避免苦的產生﹐針對此﹐佛陀提出先認知有苦﹑再找出苦因﹑消滅苦因﹑而修行解脫道﹐即苦集滅道四聖諦﹐為眾生指出一條脫苦得樂的道路﹐透過逆探生命緣起﹐順觀生命緣生﹐自證因緣法。
人不可能沒有思想﹑意識﹑或感覺﹐因此要抗拒或消滅苦的覺受是行不通的﹐但卻可以學習避免苦的產生﹐關鍵點在於是否能於12緣起中的覺受與貪愛之間築一道閘門﹐為何如此便可斷輪迴之苦﹐詳細說明如下﹕

順觀12因緣法部份圖解﹕


名色
六入處(六根+六境﹐色) – 緣生意識
觸(六入處+意識)
受(受想行﹐色的精神作用﹐名) – 小周天回到名色﹐沒有苦在裡面  → 名色
————————閘門﹐若打開就進入以下——————–
愛(分別﹐貪愛﹑抗拒)                                                                                          識
取(執取﹐我﹑我所)                                                                                               ↑
有 – 喜歡攀緣名(受想行)色﹐內涵與識相同﹐大周天回到識﹐因有貪愛在﹐故有苦

歷緣對境的練習﹕

眾生平常很難控制自己心的運作﹐不受到外境的影響﹐但禪觀時則因為心較清靜﹐可以如是觀﹐觀生滅﹐選擇不跟外境相應﹐即不加了之﹐若靜觀感受﹐感受自然就減低﹐若抗拒感受﹐感受反而會擴大。

根據佛陀指導的禪觀具體方法﹕以身體的出入息念﹐即用觀呼吸的心念鍛煉﹐使心意識進入完全的明覺狀態﹐從內心驗證緣起法﹐特別必須於觸境時內觀自己的起心動念。
觀呼吸是一個特殊的法門﹐較容易觀察到身心與外境的相互影響與改變﹐此外﹐越修呼吸會越不明顯﹐反而促修行者要更專注去覺知呼吸的存在﹐而使覺知力越加強。

歷緣對境時﹐例如某人的行為令自己生氣﹐一般而言﹐外境無法改變﹐所以不要把注意力放在目標物上﹐而是放在內觀自己生氣的感受上﹐觀察感受的無常﹐並在感受的覺知上放鬆﹐受不了時就轉移注意力到出入息﹐脾氣自然會平息﹐只在小周天內循環﹐即回到名色﹐如此﹐雖有感受﹐卻可以避免苦的產生﹐及按個人本位的方式對事情作回應﹔反之﹐如果不關閉上圖所述的閘門﹐讓受轉進愛(分別﹐貪愛﹑抗拒)﹑取(執取﹐我﹑我所)﹑有﹐即回到識﹐再去攀緣名(受想行)色﹐在大周天內輪迴﹐就會循環不已﹐苦上加苦。

此外﹐常依此練習﹐心放鬆﹐身體放鬆﹐從無覺知呼吸到覺知呼吸﹐全然覺明的放鬆﹐就會看到自己有貪愛心﹐又如何受其影響﹐開始感到羞愧﹐發現自己的種種問題﹐即自己被束縛的原因﹐這些心結將能慢慢解開﹐每練習一次﹐行者的正念就會進步一點﹐至少亦可永不退轉。如果以後再看某人不順眼﹐就能立刻明白這其實是因為自己的心結﹐即因為自己設定了一個框框作標準﹔又例如錢本來可以換取自由﹐但人往往在有錢後﹐錢卻變成一個框框﹐人反被錢綁住﹐失去了自由﹐唯有放開對錢的貪愛執取﹐才能重獲自由。

結論﹕

眾生往往以自己的認知﹐覺得事情應按照其想要的模式﹐在其掌控中﹐而不理解所有的因緣乃相互影響﹐沒有任何一個能單獨存在﹐且都不斷地在改變中﹐卻因為自己的貪愛﹐有分別心與取捨心﹐貪愛不變之常﹐抗拒無常﹐想要主宰事情卻不能如所願﹐所以有苦﹔12因緣法是講心識的產生與過程﹐其中每一支皆互相影響而產生﹐及其產生苦的關鍵點是因為貪愛。

對於苦﹐很多人試圖直接熄滅它﹐但卻無法使它不再生起。反之﹐若內觀12緣起中的覺受﹐先是配合出入息﹐作意的放鬆﹐漸漸轉為自然的放鬆﹐自我不與受想行相應﹐不黏著﹐苦的作用力自然會減少﹐並不是無煩惱﹐而是讓自我不受其影響。佛學是心理學的反訓練過程﹐當修行者察覺到自己的苦﹐也會理解別人的苦﹐自然就生出同體大悲的情懷。

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0 feed. You can leave a response, or trackback from your own sit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You may use these HTML tags and attribute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